7月2日,当孩子们正从春季学期的尾声里窥探暑假的身影时,葵里第一次华丽丽的暑期课程已经开课了!没错,这是一次特别的课堂,学生是葵里的骨干老师们,而老师呢,是一大群超牛的艺术大师!
这是怎么回事呢?因为勤奋好学的葵里老师们,到上海看展学习去啦!
葵里暑期特别课程:上海艺术展览一日游
授课对象:葵里青年骨干老师
授课老师:现当代国内外美术大师
授课地点:上海中华艺术宫、21世纪民生美术馆
都说要给学生一碗水,老师必须要先有一桶水,所以,老师平时经常需要给自己充充电。这次,葵里的老师们抓住了暑假班开课前难得的空档,到上海看展,接受一次高端艺术的熏陶,给自己的“水桶”汲取更多的“水份”和“养料”。
▲中华艺术宫
中华艺术宫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改建而成,以上海国有艺术单位的收藏为基础,常年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、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和各国近现代艺术精品。
我们这次去,正在展出的有“庆祝建党95周年、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”“中道自然——当代中国画名家上海邀请展”“为时代造像——湖北美术馆馆藏雕塑作品展”“吴语方言——上海艺术家邀请展”等大小十数个展览,当然还有中华艺术宫的“永久住户”—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“镇馆之宝”多媒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等长期展览。
▲中国美院许江院长的作品——“葵”的铝雕塑。看到院长的大作,先去合影再说啦!
▲纪念建党95周年油画作品。每幅油画都讲述着一个充满历史味的,或动人或悲壮的故事。
▲艺术宫宫藏版画作品。现当代中国版画家的作品,笔触、色彩、构思都值得我们好好琢磨。
▲“为时代造像”雕塑作品展。许多雕塑作品都极富想象力,拆迁、怀旧、手机控、城市缩影等等时代元素都表现到了作品中。
▲动态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不仅人物会动,还配上了情景声音。坐着小轿出城的姑娘,运货的骆驼商队,酒肆里聊天的街坊,过桥洞时紧张专注的船夫和同样紧张专注的桥上看客,这些生动的瞬间,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千年前的世界。
▲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
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前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。世博会结束后,这里升级成为一座集人文、艺术于一体、致力于国际当代艺术交流和创作、服务于上海市民和国内外访客的综合性公益美术馆。
最近正在这里展出的“真实的假象”国际展览,邀请了来自亚洲、欧美、中东、大洋洲、非洲等16个国家和地区34位艺术家的40余组作品。他们通过摄影、录像、电影、动画、绘画、装置和表演作品来探讨跨越各种政治文化语境的观念与审美关注。
▲肯特里奇的动画作品,曾在去年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个展上展出过。
▲韩国艺术家韩庚佑用真实的动物标本投射出的影子
▲张培力根《看得到尽头的通道》,14面用蕾丝编织的不同国家的国旗依次有序地降落和升起。
如果说我们在中华艺术宫欣赏到的是经典艺术之美,那么在民生美术馆则受到了一次当代艺术的洗礼。艺术家新奇多元的创作方式让老师们脑洞大开,讨论不断。
雪莱曾说过:“我们愈是学习,愈觉得自己的贫乏。”看艺术展也是如此,大师及同行对我们的启示总是无穷的,时时看到自己的局限,也时时激起想变得更好的挑战心。每每多看一些,就能多感悟一些,多汲取一些。展览不仅是给老师们最好的充电,也是最好的头脑体操。艺术有多开放,思维就有多活跃。
这些艺术带给老师们的乐趣,也终将传递给葵里的孩子们。